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13日电 2020年10月14日是“第51届世界标准日”,本届标准日的主题为“标准保护地球”。13日起,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宣传工作。记者也深入农业生产及社区治理领域,实地了解吉林省的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标准化普及走进校园
13日上午,省市场监管厅组织省标准研究院工作人员深入吉林大学,设立咨询服务台,发放《标准化法》、《世界标准日宣传册》以及世界标准日祝词等宣传材料,为广大师生讲解《标准化法》,宣传标准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着重宣传了标准化工作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应急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标准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标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吉林省标准研究院还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开办了“我们的生活和标准化”知识讲座,通过深入浅出地介绍身边的标准化及标准化发挥的重大作用,使同学们了解标准化概念,树立标准化理念,普及标准化知识。
标准化助力吉林打造国内第一农业展会品牌
长春农业博览园被立为第十批“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海龙/供图
长春农业博览园是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交易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是国内水平一流、规模最大、科技性和综合性最强的农业园区。
2017年,长春农博园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生产及农业展会标准化示范区后,设立标准化办公室,设置了3个工作组,从组织机构、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并将标准化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指导下,长春农博园围绕农业综合生产及会展服务两个主体,从工作、管理、技术三个层面梳理搭建标准体系,形成了基础通用标准34项,管理标准38项,技术标准64项,岗位工作标准74项,合计210项标准的标准体系,其中园区自行研制标准152项,占全部标准的72.3%。
长春农博园在园区营造了浓厚的农业标准化氛围,园区根据实际需求采标、制标、用标,不仅将农业标准化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更将一系列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为吉林省标准化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0年初,长春农博园连续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第十批国家智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下一步园区将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标准化提升工程,在物联网、智慧农业、线上招商等方面开辟新的标准化领域,同时积极申报立项农业展会、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将农业展会的吉林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用标准进一步规范会展各项服务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扩大长春农博会品牌影响力,向国际级展会发展,引领全国农业展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农业会展第一品牌和国际化道路提供技术支撑。
长春农业博览园主任张晖介绍标准化建设情况 海龙/供图
长春农博园主任张晖介绍:这些年为办好农博会,建好农博园,深深感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恰恰是推动农业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农业食品博览会从参展的内容和规模上,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标准化的理念。长春农博园是第九批第十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现了展会从农业成果博览展示向农业生产、加工、储运、交易一个全过程供应链的建设。在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标准化处的指导下,完成了210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其中有70%是采自园区。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目的就是使它转变为农博园的管理标准,让农博园的这些经验可复制,可追溯,同时易推广,从而实现整个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覆盖,达到化肥农药降低标准、降低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达到农业的高质量、高标准的这种建设,达到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标准化处主任科员李东 海龙/供图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标准化处主任科员李东表示:从4年前长春农博园第九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始,就致力于把农博园的现代农业生产、农业会展和服务标准化,打造成一个全国的农业会展标准化的样板。到目前为止,农博园有200多项标准一直在执行,其中有70%以上的标准是农博园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农博园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很有针对性,很有操作性。未来的第十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打造的是一个智慧农业标准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一些更多的智慧农业方面的标准研制出来,但那时,整个农博园在智慧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体系构成和实施推广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省市场监管厅将用3到5年的时间,和长春农博园一起努力做好的标准化理念宣传、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的实施推广工作,力争用标准化活动将农博园提升层次、达到一定的高度,成为全国农业会展的亮点。
标准化助力社区治理模式新探索
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前身是国有军工企业家属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基础条件差。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带领党委一班人,首创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和党员家庭户的四级组织架构,形成一整套“吴亚琴社区工作法”。原本落后的小区现如今变成花园式典范社区,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范本。
长山花园社区治理经验形成了标准 海龙/供图
2017年,省市场监督管理厅以长山花园社区党建标准化为突破口,在长山花园社区组织开展了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将“吴亚琴社区工作法”转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由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和长春市标准研究院共同承担技术支撑。长春市标准研究院、长山社区、长春社区干部学院组织成立了专项标准起草小组,全面梳理总结吴亚琴社区工作经验,建立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工作岗位标准体系等4大类20个子体系150余项标准文本,形成了长山花园社区标准体系。依托社区成立的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获批立项《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管理规范》地方标准。
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将与长山社区和长春社区干部学院密切合作,加快研制《社区工作者教学培训规范》等系列地方标准,把吴亚琴社区工作法等先进经验通过标准化模式向全省乃至全国基层社区推广,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标准的力量。
吴亚琴(左一)向人们宣传标准化知识 海龙/供图
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表示: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社区就需要标准化。应该说在各个方面,社会服务领域以及我们的各项工作中,都需要有参照的标准,那么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最应该达到的一个基本线。早在三年多之前,社区就与吉林省、市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合作,进行基层的社会治理和标准的制定。社区先后出台了党建工作标准,感觉在未来社会治理的这个大环境下,还需要有方方面面的标准出台。也希望未来,相关部门能为社区提供更多的社会治理,制造出更多的标准。(海龙 赵雪)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